东丽区卫生健康委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8 17:25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东丽区卫生健康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严格执法、全面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现将2024年度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行政执法人员情况。我单位现有持证执法人员352023年新进人员2名,2024年参加执法人员培训,将于2025年取得执法证。

2.行政执法案件情况。2024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64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简易程序341件(包括2件首违不罚)、一般程序22件、移送案件1件,罚没款54.03万元(含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9.75万元)。

3.行政执法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为全面提升我区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足彩网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330号)和《市卫生健康委中国足彩网印发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津卫监督〔2023481号)要求,研究制定了《区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对投诉举报、精准普法、两法衔接制度进行修订,坚持执法为民,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体执法人员开展执法理念培训,规范执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廉洁执法、公正执法警示教育。

2.抓住党建引领,针对性开展行政执法培训。积极开展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培训以案释法培训,充分利用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中国庭审公开网等平台开展线上培训。向市级部门推荐卫生监督执法12个专业领域人才,组建卫生监督执法领域人才库、重点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选拔组织6个专业骨干人员参加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第八届岗位练兵 技术比武系列活动,其中放射与职业卫生监督专业荣获第二名,传染病卫生监督专业荣获第六名。

(二)全面推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1.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依据、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共214条在天津市东丽区政务网公示;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2024年天津市东丽区卫生健康领域双随机 一公开监督检查计划在天津市东丽区政务网公示。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人员通过文字记录、执法记录仪、照相机等记录方式,对执法过程包括亮证、调查取证、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制定并实施《东丽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足彩网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决定的规定》,对听证及罚款额超过5万元的处罚案件均通过集体讨论决定。

2.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和普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组织制定了《天津市东丽区卫生行政处罚工作制度》《天津市东丽区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制度》。

3.严格落实并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天津市卫生健康(爱国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天津市卫生计生行政处罚听证案件中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相关标准暂行规定》,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

(三)多措并举创新执法方式

1.优化双随机 一公开监督执法。突出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效果,优化抽取规则,科学设定抽查比例、频次,加大检查力度,强化责任落实,以小比例的随机抽查,实现大范围震慑违法。

2.区内试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级结果综合评估,制定差异化监督执法方案,对风险等级高的用人单位提高监督抽查比例,对一般风险用人单位按常规比例抽查,对风险等级低的用人单位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无事不扰

3.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各类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现场评查,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及时调整并公示卫生信誉度等级。

4.采用非现场监督模式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管。推行生活饮用水二维码卫生信息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二维码的张贴位置和信息及时更新要求,监督员通过登录系统随时查看生活饮用水检测信息,群众通过手机扫扫码 全知道第一时间保障自身知情权。

(四)“执法+服务” 为企业发展助力

1.走访企业,倾听诉求。深入企业开展执法回访活动,主动倾听企业诉求,细致调研企业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企业负责人共同分析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力宣讲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政策,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帮助指导企业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2.执法普法,同频推进。建立执法+普法一体化工作机制,做到普法工作与执法监督同频共振。一是预防性普法先行,对新办证或备案的医疗机构进行菜单式一对一精准普法,通过微信群发放合规材料。二是每年定期召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培训会,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普法培训,并指导其做好依法执业自查。三是针对受罚单位和个人,加强事后整改帮扶,引导相对人通过合法渠道取得行医资质,同时对打击过的非法行医窝点开展不定期巡查,坚决杜绝一罚了之

3.宽严相济,执法有度。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及时整改违法问题,防止以罚代管。在处罚过程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依规适用不予处罚”“首违不罚,同时要求行政相对人做出合法诚信的承诺,履行改正违法行为、消除影响等责任。

三、存在问题

(一)执法队伍建设需进一步提升

卫生行政执法具有卫生为里,法律为表的特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需要兼顾卫生与法制。目前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特别综合性专业法律人才尤为缺乏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执法复杂性问题不断涌现,更加凸显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能力不足。

(二)执法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执法人员须时时强化执法责任,牢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提高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坚决杜绝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防止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监督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及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人才培养,增强法治意识

落实《年轻干部导师制培养机制工作方案》,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实践锻炼。继续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制度,针对性开展案卷突出问题反馈培训、执法文书写作培训,阶段性开展监督员执法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应用等工作培训定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观看学习行政诉讼、非法行医刑事犯罪等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庭审视频。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提升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取证技巧及执法水平。

(二)完善执法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突出“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效果,完善《联合抽查清单》,规范“两库”(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设,以小比例的随机抽查,实现大范围震慑违法。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巡查,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注重源头发现、前端执法、矛盾化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及时有效解决违法问题,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落实普法责任,提升执法公信力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过程中注重释法明理,督促引导受处罚单位和个人及时整改违法问题,防止以罚代管。在处罚过程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以说理式执法向违法行为人精准普法,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人的错误认识。通过“以案释法”向社会公众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求通过每一项具体的执法决定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