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 东丽湖街道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中国足彩网安全防范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东丽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联合下发的《中国足彩网印发东丽区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津丽安委会〔2024〕5号),结合辖区实际,为严格落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保证今冬明春辖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岁末年初企业生产经营旺季、群众出行出游增多、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等事故灾害多发易发特点,在全街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防死守、抓早抓小、源头防控,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推进“一件事”全链条监管,通过有力有效的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防范冲击群众心理底线的事件,有力应对冬春季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两节”“两会”期间和岁末年初期间辖区安全稳定。
二、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底结束。
三、重点内容及职责分工
共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2大方面,消防、建筑、燃气等11项具体内容。
(一)安全生产方面
1.强化建筑施工排查整治。聚焦东文北路、丽健园、地调局、国网二期、地产在建项目等建设工程,紧盯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盾构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临边防护、临时用电、地下管线保护等高风险作业环节,严格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脚手架搭拆等关键工序管理,落实冬季施工安全防护、旁站监护等措施,遇恶劣天气停止室外作业,严查未按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方案施工,严防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严厉打击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限额以下“小施工”管理,严查电气焊、起重机械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现场管控措施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
负责部门:工程建设科(自建项目)、公共管理办(地产等在建项目)
2.强化城镇燃气排查整治。紧盯餐饮企业、养老院、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枫瑞热力、欢乐谷、观湖城堡等燃气使用单位和社区处调压柜及辖区分布调压站等重要设施,分类施策开展冬季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静电导除装置运行情况检查,严格随瓶安检和巡线安检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地下燃气管线施工保护“八个一律”工作措施,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深化瓶装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餐饮场所使用不合格或超期“瓶、灶、阀、管”行为,严厉打击液化石油气非法储存、销售、倒罐等违法违规行为。
牵头部门:公共管理办
配合部门:公共服务办、经济发展办、文旅产业发展科、工程建设科、综合执法大队
3.强化居民住宅消防排查整治
对辖区内居民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排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防火分隔是否规范、违规使用电焊动火作业、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堵塞占用、消防设施损坏、宣传教育培训、消防设施运营情况、微型消防站建设和运行、畅通消防“生命通道”及“拆窗破网”行动开展情况,组织群众常态化开展“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可燃杂物,离家关闭电源、火源、气源”的“三清三关”行动,严防“小火亡人”事故。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公共管理办、综合执法大队及各社区
4.强化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按照建设标准,督促物业公司加快增建停放充电设施;加强联合监管执法,有效防范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现象,严厉打击非法改装、制假售假、违规回收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配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健全锂电池健康评估、报废回收体系,确保应收尽收;严格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溯源调查,实施精准追责问责。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公共管理办、综合执法大队及各社区
5.强化工贸企业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冬季防护措施,扎实做好雨雪、冰冻、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安全防范工作;预防有限空间硫化氢等气体中毒事故,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强化危险作业监管,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和现场监护要求,严厉打击危险作业未落实审批、外委外包作业未统一协调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文旅产业发展科
6.强化文化旅游排查整治。加强重大体育赛事、演艺和群众性活动等应急保障,严查主(承)办方是否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是否按要求落实各项安保工作措施,是否落实人车分流防冲撞冲闯措施,是否做好消防设施设备保养维护,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保持通畅,是否落实医疗救护、灭火、应急疏散等救援措施,严防火灾、拥堵、踩踏事故发生。
牵头部门:文旅产业发展科
配合部门:公共安全办、经济发展办
7.强化其他领域排查整治。辖区二六大集、华侨城综合市场、万科小镇里综合市场、鱼池和河湖周边、轰趴民宿、垃圾转运、绿化扫保等其他行业领域,严格按照本方案,紧密结合本行业领域职责和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形势,聚焦重大事故隐患,突出重点风险、重点部位、重点作业环节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检查排查“全链条”,企业单位“全覆盖”。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公共管理办、经济发展办、综合治理中心、综合执法大队
街道其他部门及社区居委会也要结合各自安全生产监督职责,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点位,认真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安全宣传教育,确保安全。
(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防灾避险信息发布,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教,将防范应对措施落实到终端末梢。
8.强化低温雨雪冰冻和坠冰事故防范。关注气象预报,科学研判寒潮、暴雪、冰冻等灾害发展趋势,突出学校、养老机构、旅游景区、在建工程、供热供水设施等重点部位,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因低温、积雪、冰冻等造成垮塌等灾害事故。强化能源和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预置扫雪除冰设备和融雪剂、防滑料等抢险物资,及时组织除雪除冰,推动重要时段重点路段积雪“随下随清”,及时清理桥梁和下沉地道积雪、积水、结冰,采取封控、疏通措施。在水面结冰期,对东湖、丽湖及小区内湖等区域冰面加强安全巡查,增设安全提示标语,利用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坠冰事故发生。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公共服务办、公共管理办、工程建设科、文旅产业发展科、综合治理中心及各社区
9.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将风险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整改、防火宣传教育三项工作作为防范火灾发生的着力点,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地面巡护,提高发现火情能力。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打击违规用火专项行动,紧盯东湖旅游景区、丽湖公园、荒地荒草、居民社区等重点火灾防范区域,摸清隐患底数,实行销号治理。着力破解“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得不牢”两个普遍性问题,加强重点点位巡查巡护,严防人为因素引发火灾。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公共管理办、综合执法大队及各社区
10.强化陆地大风等灾害应对。严格执行陆地大风预警响应机制,重点关注朗钜温泉谷、旅游景区景点、在建工程、露天高处作业,对行道树、围墙等易倒伏物和户外广告牌、玻璃幕墙、空调外机等易坠落物进行防风加固,并做好安全提示,坚决杜绝人员伤亡。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防范。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资产运营科、文旅产业发展科、工程建设科、公共管理办、综合治理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及各社区
11.强化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及时组织灾情核查会商,做好救灾物资调运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落实好过渡期救助政策,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对实施过渡期救助后基本生活仍存在困难的群众进行兜底社会救助。畅通求助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困难群众需求,重点关注低保对象和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元旦、春节期间组织走访慰问,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牵头部门:公共安全办
配合部门:党建办、公共服务办、总工会、公共管理办、工程建设科、综合保障科及各社区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今冬明春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期,各部门和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与服务经济发展的关系,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之弦,须臾不可放松、丝毫不可懈怠,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实抓细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二)加强组织,全面领导专项整治。要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找准薄弱环节靶向施治,着力破解传统问题和新风险。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要带队出征,对分管行业领域开展检查督导;各部门要齐上阵,扛起责任,拿出措施,全力推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治理工作落地落实。各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做好自查自改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把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
(三)强化值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培训,提高快速高效处置各类重要紧急情况的能力,做好灾害事故预警响应。要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处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防止事故灾害舆情风险向社会安全领域传导。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及社会救援力量要全面强化抢险救援工作准备,重点时期全时备勤,关键区域前置备勤,遇突发情况遂行出动、精准高效救援处置。
(四)加强统筹,全面做好情况归集。各部门要在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同时,紧密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目标,加强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数据收集汇总,11个分项中各牵头部门负责汇总本分项专项行动的工作进展情况,各部门及社区将汇报材料经分管领导或社区书记审核同意后报牵头部门,在专项行动期间每月月底28日前,向街道安委办(公共安全办)报送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2025年3月28日报送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排查整治过程中遇重大、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